楚怀王
初启
你是熊槐,楚国第二十一任国君,史称楚怀王。
此时的楚国疆域辽阔,带甲百万,你曾试图重现祖父楚威王的霸业。并为此做出努力。
在军事上,你击败魏国,夺取八城。你还担任五国联盟的纵长,联合韩、赵、魏、燕四国攻打秦国,虽然最终失败,但显示了楚国的领导地位和影响力。
你灭亡越国,拓展了江东地区在政治上,你重视法律的制定和执行,曾任用屈原草拟、发布宪令,形成了严谨的法制体系和完备的成文法典,楚国一度得以富强。
屈原提出了“励耕战、举贤能、反壅蔽、禁朋党、明赏罚、移风易俗”的主张,但因触动了权贵阶层的利益而遭到抵抗。你为了楚国内部的稳定,终止了变法。
你重视农业发展,楚国的农业十分发达,湘水流域成为楚国的粮仓,物产丰饶,尤其是云梦泽一带的特产橘、柚享誉天下。
同时你又关注手工业和商业,楚国的冶铁中心宛城出产的铁器闻名遐迩,水陆交通的发展为商业运输提供了便利,郢都、宛、陈等城市成为有名的商业城市。
后宫之中,你宠爱美人郑袖,前朝上有靳尚,陈轸等人辅佐,楚国逐渐强大,你也很享受当下的盛世。
某天,你收到消息,秦国将派使者前来,商讨大事。你很想知道即将到来的秦使,有何目的……
第一幕 秦使
在这战国风云变幻的时代,你统治着幅员辽阔的楚国。楚国,经数代先王苦心经营,土地广袤、人口众多、实力雄厚。你自幼在宫廷长大,见证了楚国的辉煌,也深知守护和壮大楚国的责任重大。
这一日,夕阳余晖洒在郢都宫殿,给宫殿蒙上金色纱幕。你正在处理政务,一名侍卫匆匆进殿,单膝跪地说:“大王,秦国使节张仪已到郢都,明日进宫求见。”你听闻,手中竹简掉落案几,微微皱眉,眼神闪过警惕。
秦国自商鞅变法后,国力蒸蒸日上,军事强大,令各国不敢小觑。张仪之名在各国朝堂也颇具声名,你曾听闻他在楚国做门客时的诸多丑闻,对他并无好感。
如今他以秦国使节身份前来,你清楚他必定带着秦国的目的,恐怕没安好心。但秦国势强,楚国虽大也不能轻易得罪,你决定暂且听听他要说什么。
夜幕降临,月光如水洒在宫殿庭院。你的宠臣靳尚悄悄来见。他进殿行礼后,满脸堆笑轻声说:“大王,今日听说秦国使者张仪带了不少珍贵礼物,看来秦国似有交好之意,说不定有好事商量呢。”
你看着靳尚,冷哼一声:“哼,张仪那家伙能安什么好心?当年他在楚国就不安分。秦国日益强大、野心勃勃,他此次前来定有所图。你给本王留意他的一举一动,有风吹草动立刻来报。”
靳尚连忙点头:“大王放心,臣一定密切关注。”
第二日清晨,阳光照进宫殿。张仪身着华丽秦服,带着随从,捧着厚礼走进宫殿。
他来到你面前,他恭敬行礼,献上礼单,微笑着缓缓说道:“秦相张仪,见过大王。”
“先生来楚国,有什么可以教寡人呢?”
“秦楚相邻,本应友好共荣。秦王陛下听闻大王英明神武、心怀天下,特命我来,希望楚国与秦国交好,放弃和齐国的联盟。作为诚意,秦国愿献出商淤之地六百里,与楚国永结同好。”
这话一出,朝堂顿时炸开了锅。大臣们交头接耳,议论纷纷。有的大臣认为这是难得机遇,若楚国得到六百里土地,国力必将大增。一位白发老臣激动地站出来:“大王,六百里土地啊!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处。楚国虽大,土地再多也不嫌多。若得这片土地,楚国实力更上一层楼,百姓也能过上好日子。秦国此次提议或许真有诚意,大王不可错过。”
然而,也有大臣表示怀疑,觉得这可能是秦国的陷阱。一位年轻大臣皱着眉头说:“大王,秦国向来狡诈,张仪更是能言善辩。他们怎会无故献出大片土地?其中必定有诈。楚国与齐国联盟多年,共同抗秦,若此时轻易弃盟与秦交好,万一秦国食言,楚国不仅得不到土地,还会失去齐国这个盟友,那时楚国就危险了。”
你坐在王座上,静静听着大臣们争论。看着张仪,你心中暗自思量。张仪的话虽诱人,但你深知秦国野心,不敢轻信。你抬手示意大臣们安静:“都别吵了!容本王再想想。来人,送张相国回驿馆歇息,本王与诸位大臣商议后,再给答复。”
张仪离开后,你陷入沉思。你知道这是关乎楚国命运的重大决策,必须谨慎。你决定从大臣们的意见中分辨张仪提议的真伪,判断秦国割地的可信度。同时,私下与靳尚沟通,了解他对张仪提议的真实看法,获取更多信息。此外,还要密切观察张仪的言行举止,寻找话语中的破绽。在这复杂局势中,你必须步步为营,才能确保楚国利益不受损害。
(未经主持人允许,禁止翻看下一页)
本阶段你的任务:
1.从大臣们的意见中分辨张仪提议的真伪,判断秦国割地的可信度。
2.观察张仪的言行举止,寻找其话语中的破绽。
3.私下与靳尚沟通,了解他对张仪提议的真实看法,获取更多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