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幕 疑案
张仪返回驿馆后的第三天清晨,郢都天空被阴霾笼罩,似有不祥之事即将发生。
你早早来到宫殿,坐在王座上,眼神透着焦虑和不安。今日要再次召见张仪商讨与秦国结盟之事,但你对秦国的诚意仍存疑虑。
张仪被侍卫引入宫殿,依旧带着自信的微笑,行礼后站在一旁等你开口。
你看着他,表情严肃地说:“先生,六百里土地确实诱人,本王也希望楚秦交好、共同发展。但本王担心,若楚国与齐国断交后,秦国食言不割地,反而攻打楚国,本王如何向楚国百姓交代?楚国又该何去何从?”
张仪听后,脸上依旧挂着微笑,向前一步恭敬地说:“大王请放心,我身为秦国相国,此次前来与楚国商议结盟,都是得到秦王陛下许可。只要大王与齐国断绝往来、解除盟约,我定会请秦王陛下献出商於一带六百里土地,这是板上钉钉的事。不仅如此,秦国还会派女子服侍大王,秦楚互通婚姻,结为兄弟之邦。这样楚国既能削弱齐国,又能与强秦交好,对楚国来说是千载难逢的良机!楚国在大王的英明领导下,必将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。”
就在张仪滔滔不绝时,陈轸突然站了出来。
陈轸原本是秦国客卿,后转投楚国。他为人正直、智谋过人,对张仪的为人和手段十分了解。他看着张仪,眼神充满愤怒和不屑,大声说道:“大王,张仪绝对在欺骗您!您难道忘了他当年在令尹昭阳门下做门客时的丑事吗?此人品性不端,为达目的不择手段,万不可信!他今日所言,不过是哄骗大王,想让楚国陷入秦国的圈套。”
张仪听了陈轸的话,脸色微微一变,但很快恢复镇定。他冷笑一声反驳道:“陈大人,你当年可是秦王的客卿,如今却转投楚国。如今秦国诚心与楚国结盟,这对楚国是天大的好事,你却反对,难道你不希望楚国强大?还是你有不可告人的目的?说不定你是为齐国说话,想破坏秦楚友好关系呢。”
你听着两人争论,心中更加心烦意乱。原本就对张仪的提议心存疑虑,陈轸的话让你更加警惕,但张仪的反驳又让你有些动摇。你愤怒地呵斥道:“陈轸,休得再言!此事本王自有主张。你们都别争了,让本王好好想想。”
就在这时,郢都守备神色慌张地冲进宫殿,“扑通”一声跪地,气喘吁吁地说:“大王,大事不好!靳尚大夫的署官卫贤大人昨夜全家二十余口被杀,现场惨不忍睹,仅一名下人重伤昏迷,至今未醒。”
你大吃一惊,猛地从王座上站起来,大声问道:“竟有此事!到底是何人所为?竟敢在郢都犯下这等惨案!”
郢都守备犹豫了一下,吞吞吐吐地说:“回大王,初步调查发现,靳尚大人、陈轸大人、秦使张仪,甚至……甚至郑妃,都有嫌疑。目前证据错综复杂,还在进一步调查。”
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瞪大了眼睛,愤怒地说:“荒唐!他们都是楚国大臣和王室成员,怎会做出这种事?此事定要彻查清楚,一个都不能放过!来人,传本王旨意,案件水落石出前,张仪暂且留在楚国,不得离开。本王要让真相大白,给卫贤一家和楚国百姓一个交代。”
这起凶案让楚国朝堂陷入混乱和猜疑。
你深知案件背后或许隐藏更大阴谋,不仅关系到几个人的生死,更可能影响楚国与秦国的关系,以及楚国未来的命运。你必须尽快查明真相,找出真凶,同时避免案件影响与秦国的谈判,确保楚国利益不受损害。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你要不动声色地观察靳尚、陈轸、张仪和郑妃的反应,从中寻找线索,判断谁与案件关系最大。
这是一场艰难的较量,你只能凭借智慧和判断力,在重重迷雾中寻找出路。
(未经主持人允许,禁止翻看下一页)

本阶段你的任务:
1.查明卫贤死亡真相,找出真凶;
2.不动声色地观察靳尚、陈轸、张仪和郑袖的反应,从中寻找线索,判断谁与案件关系最大;避免案件影响楚国与秦国的谈判,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