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幕
今天是你被扣押在楚国的第十日。
你很清楚,你的命运在最近几天就可以被决定了。是靳尚和郑袖能成功的说服楚王放了你。还是最终你被楚王杀掉。
终于在第十二日,楚宫宦者来到监牢。宦者一脸谄媚,对您说。
“请秦相出来,暂回驿馆歇息。楚王下令好好款待您,以此来表示歉意。”
你颜色不改,缓缓起身,慢慢开口。
“有劳了。”
你回到驿馆,楚王放了你的同时,也释放了随你前来的下人。你命令下人再去给靳尚送些财物,表示感谢。
你休整了几日,打算动身返回秦国。
这时有人向你呈上密报,苏秦死了。
“齐王田辟彊去世,其子田地继位,苏秦就劝说田地厚葬老齐王以表明自己孝顺,大兴土木以表明自己得志,目的则是搞垮齐国,从而使燕国获利。后来齐国众大夫为争国君的宠信,而派人刺杀苏秦,苏秦受重伤,他知自己将死而献计齐王,希望齐王帮自己引诱并诛杀刺客,他最终因欲诱刺客被车裂而死。”
你合上这份密报,感叹昔日的同门落得如此下场。同时你也害怕自己走到这一步。
但是,你又想到当年对自己妻子说的话。
“视吾舌尚在足矣。”
你决定要再次面见楚王,达成自己蚕食楚国的目的。
次日,你求见楚王。楚王允许你的求见。
“先生还有什么可以教我的呢?”
你开始游说楚王。
“秦国的土地占了天下的一半,军队的实力可以抵挡四方的国家,四境险要,黄河如带横流,四周都有设防重地可以坚守。勇武的战士一百多万,战车千辆,战马万匹,贮存的粮食堆集如山。法令严明,士兵们都不避艰苦危难,乐于为国牺牲,国君贤明而威严,将帅智谋而勇武,即使没有出动军队,它的声威就能够席卷险要的常山,折断天下的脊骨,天下后臣服的国家首先被灭亡。而且,那些合纵的国家要与秦国相较,无异于驱赶着羊群进攻凶猛的老虎,猛虎和绵羊不能成为敌手是非常明显的。如今,大王不亲附老虎而去亲附绵羊,我私下认为大王的打算错了。”
“当今,天下强大的国家,不是秦国便是楚国,不是楚国便是秦国,两国相互争战,从它的形势看,不可能两个国家都存在下去。如果大王不去亲附秦国,秦国就会出动军队先占据宜阳,韩国的土地也就被切断不通。出兵河东,夺取城皋,韩国必然要到秦国称臣,魏国就会闻风而动。秦国进攻楚国的西边,韩国、魏国进攻楚国的北边,国家怎么会不危险呢?”
“而且,那些主张合纵的人聚集了一群弱小的国家攻打最强大的国家,不权衡敌对国的力量而轻易地发动战争,国家穷困而又频繁地打仗,这就是导致危亡的策略。我听说,您的军事力量比不上别国强大,就不要挑起战争;您的粮食比不上人家多,就不要持久作战。那些主张合纵的人,粉饰言辞,空发议论,抬高他们国君的节行,只说对国君的好处,不说对国君的危害,突然招致秦国的祸患,就来不及应付了。所以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这个问题。
“秦国拥有西方的巴郡、蜀郡,用大船装满粮食,从汶山起程,顺着江水漂浮而下,到楚国三千多里。两船相并运送士兵,一条船可以载五十人和三个月的粮食,顺流而下,一天可走三百多里,即使路程较长,可是不花费牛马的力气,不到十天就可以到达扞关。扞关形势一紧张,那么边境以东,所有的国家就都要据城守御了。黔中、巫郡将不再属于大王所有了。秦国发动军队出武关,向南边进攻,楚国的北部地区就被切断。秦军攻打楚国,三个月内可以造成楚国的危难,而楚国等待其他诸侯的救援,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,从这形势看来,根本来不及。依靠弱小国家的救援,忽略强秦带来的祸患,这是我替大王担忧的原因啊。”
“如今,秦国和楚国连壤接境,从地理形势上也应该是亲近的国家。大王果真能听取我的建议,我请秦王派太子来楚国作人质,楚国派太子到秦国作人质,把秦王的女儿作为侍候大王的姬妾,进献有一万户居民的都邑,作为大王征收赋税供给汤沐之具的地方,永结兄弟邻邦,终生不相互打仗。我认为没有比这更合适的策略了。”
最终楚王听取了你的意见,再次和秦国亲近。
你离开郢都,决定要让这场连横大戏达到高潮。
你先后游说韩,齐,赵,燕,之后四国纷纷与秦修好。
在此期间,秦王听说了你的功绩,封你为武信君。
就在你返回秦国,还没到咸阳城,你就听说秦王赢驷去世了,公子荡继位。
朝中有人进言攻击你,再加之公子荡在做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你。你知道,秦国朝堂要变天了。
秦王荡继位的第一年,你明显感到朝中已经容不下你了……各国得知你失宠,于是背叛连横,再次合纵。
你找到借口,离开秦国朝堂。
秦相张仪,那个鼓舌之间就令天下大变的名士,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,退出了历史舞台。
同时也为后来秦国一统天下奠定基础。